NEWS
—— 新聞中心 ——
今天下午,蕭山召開“育藍工程”啟動儀式暨“智安校園”現場會。
會議下發《蕭山區平安創建“育藍工程”心防體系建設實施方案》,要求相關單位根據實際,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平安成長輪訓教學,切實提高師生法治意識、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。
(市、區領導聯合啟動“育藍工程”項目)
同時,根據《蕭山區“智慧安防學?!币幏痘ㄔO要求(試行)》,培育打造可看、可聽、可學習、可復制的校園安全防范工作“樣板學?!?,并在全區分步推廣實施。
建好“智安校園”,要將校門口、周界等關鍵部位的智安防范功能列入必建項目,次要部位的功能列入選建項目,確保做精做強,有用管用。
2018年4月27日,陜西米脂發生校園砍殺事件,造成學生重大傷亡。
4月3日、6月6日,河北某初中接連發生兩起校園欺凌事件,男生遭11名同學毆打,女生跪地被扇耳光。
……
(網絡圖片)
近年來,一些地方涉校案事件頻頻發生,嚴重威脅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。
為切實保障學生的安全,杭州市蕭山區首創“育藍工程”心防體系建設開展青少年安全教育,以“平安校園”建設為載體,開展平安成長輪訓教學。
同時,以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信息港小學為試點,打造“智安校園”。
在完善技防、物防設施的基礎上借助信息化時代互聯網、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云計算等前沿技術,研發“育藍盾”校園安防綜合管控平臺,構筑“平安校園”大格局。
解讀“育藍工程”
以往相關單位在學校的安全教育大多是全覆蓋式,灌輸式的,雖然也投入了大量精力,但各年齡段的學生接受程度不同,導致效果參差不齊。
如今育藍工程則根據不同年級學生對安全防范知識的接受程度,納入教育計劃,制訂相匹配的安全防范教育方案。
比如教低年級如何正確報警等簡單易懂的內容,在高年級開展禁毒教育等,這種因材施教的安全教育方式在浙江尚屬首創。
“育藍工程”還借助“志愿匯”、“蕭山紅領”、“藍公益”等社會公益力量,分年級分類別開展輪訓,使學生在校期間,能系統地了解掌握各類安全風險防范知識。
同時通過學生與家長的交流與傳導,有效提升家庭安全風險防范意識,促進全區安全防范意識、防范能力的提升,積極助推平安建設。
(班班通加強與家長的聯系)
一年級進派出所
一年級進派出所:以班級為單位,由學校組織參觀學校所在地派出所,由派出所落實人員對學生開展知識講解,發放相關資料。
二年級進消防館
以班級為單位,由學校組織就近參觀消防體驗館、組織開展消防演練等,發放相關資料。
三年級進交警隊
以班級為單位,由學校組織參觀交警執勤中隊,由交警中隊落實人員對學生開展知識講解,發放相關資料;挑選部分學生代表在老師、民警帶領下就近開展禮讓斑馬線等交通文明勸導活動。
四年級進安防館
以班級為單位,由學校組織參觀蕭山區安防體驗中心,集中體驗各類防騙、防盜、逃生等安全知識。
五、六年級安全教育
由各學校法制副校長負責,由學校組織,利用學樣的“安全屋”、“法制角”、警爸警媽進課堂、法制副校長播報等形式,開展法律知識、反恐、反邪、反毒等安全風險防范知識等講座,發放相關宣傳資料。
初中學生安全教育
由各學校法制副校長負責,開展課堂教育、安全風險防范知識測驗;組織部分學生開展崗亭值守、社區巡邏、防范宣傳、文明勸導等平安公益活動。
高中學生安全教育
由各學校法制副校長負責,開展課堂教育、開展安全風險防范知識測驗;以班級為單位,組織實戰演練,參加庭審旁聽,參觀看守所、監獄等監管場所,聽取服刑人員現身說法等方式,開展違法犯罪警示教育。
解讀智安校園
最近,蕭山區信息港小學的學生和家長們發現學校陸陸續續多了許多“新花樣”。
校門口彩色斑馬線、全自動防沖撞升降柱,進出校園需要“刷臉”、“刷車牌”,校園內的角角落落多了許多監控“小眼睛”,還有能感應煙霧、高溫、有毒可燃氣體等危險的“小鼻子”,以及不時播報安全防范信息的“小嘴巴”等。
據悉,信息港小學“脫胎換骨”的背后,是一套被稱為“育藍盾”的校園安防綜合管控平臺在提供強力支撐。
(育藍盾平安校園宣傳片)
平臺擁有十項“智慧安防功能”,實現安全管理、安全應急、安全教育三合一布局。
(網絡圖片)
“
安全管理——把隱患隔離在校園之外
”
1智慧車輛出入控制
蕭山信息港小學對車輛出入一律采取智能“刷牌”控制。內部教職工車輛錄入白名單,系統自動識別;外來車輛則需經門崗對車、證查驗后,視情準予出入。
2智慧訪客人員管理
學校對出入人員一律采取智能“刷臉”管理。當教職工或學生家長進入校園時,出入口視頻自動捕捉人員面部照片,通過后臺分析比對,閘機自動開啟;
如外來人員到訪,須通過與公安機關聯網的訪客系統進行身份核查比對,做到“人證合一”,并通過被訪人手機APP終端允許后方可進入。
3平臺綜合智能管理
通過“育藍盾”平臺可實時查看機房、廚房、出入口等重點部位,以及監測學校周界監控視頻、各類感知設備等其他設施的運行狀況,實現對校園內部的全時掌控;
同時,管理人還可通過系統智能分析預警,隨時掌握特定區域內學生聚集情況,及時進行指揮、疏散,避免踩踏事件的發生。
4智慧移動終端管控
通過手機移動終端安裝的“育藍盾APP”,可實現校內電子巡更、設施管理、隱患排查、維護報修、師生考勤、訪客預約、安全信息推送等功能,進一步嚴密了校園內部安全的日常管理。
“
安全應急——把預警設置在危險之前
”
5智慧升降防撞裝置
信息港小學校門口設置全自動防沖撞柱,一旦發生車輛沖撞等突發事件,在啟動一鍵報警的同時,升降柱瞬間升起,將危險有效隔離在區域之外。
6智慧物聯預警
校園內全面鋪展物聯消防、空氣質量等傳感設備,當煙霧、溫度、可燃氣體,或空氣質量超標時,設備向系統發送預警信息,并由系統直接轉至值班室保安和相關安全責任人。
7智能人臉識別
當可疑人員在校門附近、學校周邊區域逗留或有其他異常行為,視頻監控能自動抓取、智能分析識別,并提示監控中心復核,數據同時通過公安聯網核查對比,一旦確認為危險對象,將實時推送至相關人員,確保民警和學校保安力量第一時間響應處置。
8智慧入侵預警
學校圍墻周界設有紅外對射裝置,對翻越圍墻等異常情況準確預警,結合周邊監控視頻自動進行行為分析,可按事態情況向公安機關和基層治理“四個平臺”推送信息,第一時間對可疑人員實施干預。
9聯網報警系統
如遇突發緊急情況,學校負責人或保安員可一鍵啟動緊急報警按鈕,當地公安機關同步接到報警后,實現第一時間應急響應。
10遠程應急指揮
對校園整體建筑進行3D建模,通過點位標注,各類視頻監控、出入控制、入侵報警等設施設備均能在顯示大屏直觀顯示;各類校園突發事件預案處置流程錄入后臺,并與應急廣播、監控指揮中心聯網。
緊急狀況下,相關負責人可通過指揮平臺或手機“育藍盾”APP,實時查看現場狀況和各疏散通道,遠程指揮師生采取自我保護措施,以正確的方式處置。整個過程系統自動錄制、記錄留檔。
“
安全教育——把意識留存在孩子心底
”
“育藍盾”不僅在軟硬件設施上提升校園安全體系,還通過手機端、PC端、校園廣播、校園視頻設備等智慧手段,傳播安全教育知識,開設“警爸警媽說安全”、“法制副校長說課”等專欄,把安全防范宣傳的觸角延伸到家庭、社會。
“育藍工程”是蕭山區以總結提升推廣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為契機,構建科學有效的青少年安防教育體系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膽嘗試。
信息港小學“智安校園”建設的樣板打造,為大數據護航校園安全邁出了堅實的一步,將來,蕭山區委政法委、蕭山區公安分局、蕭山區教育局將進一步完善軟件的可操作性,打造"管用、實用"的科技標準,逐步在全區中小學中推廣應用。
“百年大計、教育為本”,相信隨著工程逐步推廣,智慧學校的不斷升級改造,我們的下一代將在更加安全良好的校園環境下學習成長,為高水平建設平安蕭山打下堅實基礎。
孩子的安全不僅關乎每個家庭,更關于國家社會未來發展,為全方位守護校園安全的“育藍工程”點贊!
(本文內容轉載自《蕭山發布》 供稿:區公安分局)
2018年07月19日
上一篇:
下一篇:
啟動丨信息港小學率先試點!"育藍工程"項目啟動,秒辨危險!
添加時間: